竺可桢,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前校长。他怀有一颗拳拳爱国心,时时事事心系祖国,他的一生,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奋斗了近60年,无论是个人的专业研究,还是在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求是大先生”竺可桢的世界,领略这位伟大爱国科学家的非凡人生与辉煌成就,感受他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与不懈的科学追求。
一、哈佛大学求学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户小商人家庭,敏而好学的他在刚入学读书时,就在床头贴了一张写有“醒来即起”的纸条,以此来勉励自己。
二十岁时,竺可桢顺利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公费生,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立本”,怀抱着让国民能吃饱、不挨饿的梦想,这个有着强烈报国理想的青年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伊利诺大学农学专业。然而,美国的农业科学并不发达,农业的体制也与中国不太一样,但竺可桢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在毕业后入读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在与农业关系最紧密的气象学专业继续深造。1915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其间,竺可桢与其他留学生一道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希望“增进中国人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共图科学之发达”。1917年,竺可桢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
1918年,竺可桢获哈佛大学地气象学博士学位,怀着一腔科学报国的热血,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1918年竺可桢博士毕业
二、中国气象学之父
回国后,竺可桢先生投身于中国气象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地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所编写的《地学通论》是中国第一本现代地理学著作。1920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中央观象台,并担任首任台长,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
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竺可桢的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即使在晚年,他还有了不起的创新。82岁时,竺可桢发表开辟中国古气候学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1956年,竺可桢在第8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致辞
三、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杰出科学家
上世纪中叶,竺可桢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我国大规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这些科学考察队经过长期艰苦的科学调查,在充分掌握各个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具体意见。作为考察队的领军人物,竺可桢特别强调实地调查必须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竺可桢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每年都要花不少时间参加野外调查。他用了约10年时间,考察过除西藏和台湾地区以外的省份的许多地方。他直接参与科研人员的讨论,将得到的共识向政府建议,促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结果加快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竺可桢在沙坡头观察适宜在沙漠生长的植被
四、竭诚尽力,躬身教育
如果说当时科学是古老民族摆脱近代屈辱、实现振兴的核心动力,那么教育事业则扮演着启迪民智、培养国家栋梁的关键角色。1936年,竺可桢肩负起时代重任,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从此,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踏上了“师者”的征途。
竺可桢到校后,即大力延揽优秀师资:“决将竭诚尽力,豁然大公,以礼增聘国内专门的学者,以充实本校的教授。”他四处寻觅名师,礼贤下士且任人唯贤,不带成见,包容兼蓄;非常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他勉励大学生要立志做“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的报国人才。
抗战爆发时,为确保学生安全、文脉不断,竺可桢毅然带领浙大师生踏上西迁之路,历经四次迁徙,跨越2600多公里,完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丽“文军长征”。
在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不仅成功度过了抗战的艰难时期,更在办学规模和教育品质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发展极为快速,崛起为国内外瞩目的“东方剑桥”,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达3500余人,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竺可桢提出的“求是”校训,既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又彰显了他对科学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成为浙江大学最宝贵的遗产。
竺可桢题写的“求是精神”
竺可桢(前排左三)与学生合影
竺可桢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他在考取留美庚款公费生时,就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选择了农学专业。回国后更是服务社会、努力为公,他的一生是对“不忘初心,留学报国”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他的经历,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的赞颂,更是对每一位留学归国人员的精神启迪。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留学人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让我们铭记竺可桢的故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引用:百度百科 竺可桢